---据资料记载:龙王尖石寨较之龙王庙稍晚,始建于景泰七年(1456)。当时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不时有匪盗来黄陂西北乡烧杀抢掠。为御匪安民和防范北坡山火,1456年冬,村民集资始建龙王尖石寨。明清之际,石寨经过多次维修和复建。至清同治七年秋,城堡式的龙王尖石寨全面建成,取名永安寨
---永安寨以龙王尖的龙王庙为最后的要塞,在李集镇东北和长轩岭镇西的交界处的两个垂直交叉的山墚处,北枕旷山,南瞻武汉,东眺木兰山木兰湖。石寨的围城周长12.5千米,圈地1.5余平方公里。
虽然倚山踞岭,耸立在群峰之上,也不能保证不被攻破。资料记载: 1642年春,龙王尖石寨曾被张献忠大西农民军所克;18531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部、同年3月翼王石达开部、1861年英王陈玉成部、1863年秋捻军王双如部、1866年东捻赖文光部,曾先后多次攻克龙王尖。
想想现在荒凉的废墟,也是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场。
---当年的寨墙由块石、条石、片石大小间压、缝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墙平均高3.5米,这种的山寨,易守难攻,即使遭围攻,寨内有粮有水,便于坚守待援。
---全寨共有四大寨门,以南寨门为最大、最牢固、最壮观。现在的寨门遗址处,当年寨门上面的门楣石条依然还在,寨门轴的门臼孔还在石条上。
--- 作为难民集中营的龙王尖石寨,难民最多时,达三万之众,寨内就地势、地段、村湾、人员、财物等不同情况,共建有大小石板屋1200余间,这些石板屋单间面积最宽的达110平方米,最小的不足4平方米。富户的石板屋一般要宽大,其地段位置也要好;穷苦百姓、流民的石板屋又窄小、位置也要偏一些。
---当时山寨还承建了一条包括经营客栈、医药店、杂货店、当铺、铁匠铺、裁缝铺、木匠铺、磨坊、酒坊、染行、赌场的街道,时称天街或生意街。在寨内建街道和菜市场,这是省内外山寨所极少见的。
---龙王尖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北枕旷山,南瞻武汉,东眺木兰山。也是武汉的后花园一景。过去龙王尖顶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秋,山北坡突发大火,古庙被毁,仅留下现存的一堆山石。
---据考证,始建于景泰七年(1456)。当时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不时有匪盗来黄陂西北乡烧杀抢掠。为御匪安民和防范山火,1456年冬村民集资建龙王尖石寨,至清同治七年秋石寨建成,时任黄陂知县刘昌绪前往祝贺,并为城堡命名永安寨,即长久平安之意。
龙王尖城堡建成后,围城的石寨周长约12.5千米,圈地约1.5平方公里。石寨倚山踞岭,气势磅礴,耸立在云缠雾绕的群峰之上。寨墙由块石、条石、片石大小间压,缝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墙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门,以南寨门为最大、最牢固、最壮观。石寨按九曲八卦阵建造,,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内墙半腰有1.11.4米宽的巡道(也称走道)。哨口、箭窗一般1.82米一个,主要用于瞭望、发射铳弹和飞箭。烽火台有多座,其中一座置龙王庙峰巅,一座置西寨门。这座山寨,易守难攻,如遭围攻,寨内有粮有水,便于坚守待援,三两月可不下山寨。
咸丰九年(1859),湖广总督官文曾为建设中的龙王尖石寨题写了固若金汤的匾牌一块,以示褒奖。在明清两百多年间,石寨成为周边民众避匪的难民集中营。难民最多时达数万之众。咸丰末年,寨内修建了一条包括客栈、医药店、杂货店、米铺、铁匠铺、裁缝铺、木匠铺、磨坊、酒坊、染行、赌场的街道,称作天街或生意街。
---黄陂有数十座明清时期修筑的古石寨。如洪关山寨、西峰尖寨、平峰顶寨、张家寨、周家寨、谌家寨等等。石寨均为干砌,大小不等,各自耸立在山巅和悬崖峭壁之上。而今这些石寨毁损严重,几乎全部成为残垣破壁。惟有龙王尖石寨,保存尚算完好———寨墙中下部基本完好,石板屋多数存留半墙以上。
---龙王尖石寨自成一个小天地,一个较特别的社会聚落点,它是研究明清两朝、尤其是咸丰同治时期社会状况的理想标本。
---此外,一些与龙王尖历史文化及景观相关,歌颂善良、正义、勇敢、纯洁、孝悌的故事传说,如龙王为民降雨绿林擒贼脚夫六里坡拾金饼黄鹰石月母子屋等也渐渐被人遗忘,即使是当地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古稀老人,而今对此有所了解的也寥寥无几。关于龙王尖的历史文化,正随着岁月的消逝濒临失传。
龙王尖南寨门左侧的兵备房,是当年驻扎兵勇、存放武器的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