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2-10-8 19:28 编辑
如下是借鉴其他驴子的介绍:

位于柬埔寨中部暹粒省的吴哥古迹(吴哥Angkor一词源于梵语Nagara,意为都市),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暹粒市北6.4公里处的吴哥寺(Angkor Wat)和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为代表的吴哥古迹 ,现存600多处古迹,散落在方圆45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中。历经千年的风霜,很多建筑已经是一堆长满青苔的石块,或被大树的根须包裹吞噬着;但巨石造就了这里的一切:歪斜的神庙,坍塌的围墙,宽长的甬道,残存的图腾,对称的格局,断垣残壁给现代人的却是震撼和气势恢宏!经过日,德,中等多国的帮助,修复了其中的不少神庙。

吴哥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公元802年,国王贾亚瓦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在北岸兴建首都,定名为“吴哥”。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柬埔寨领土。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国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离开吴哥,在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从此吴哥湮没在丛林之中,被世人遗忘。吴哥所在地暹粒中的“暹”(读“先”音)是泰国的简称,“暹粒”是战胜泰国的意思。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个人感觉2个看点:水池前看日出,回廊的浮雕一般游客都会在第一天选择到小吴哥看日出。大多清晨5点大家就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发。5:30就可以买票(吴哥通票:1日20$、3日40$、7日60$,现场拍照制票。最好拿个带塑料壳的挂件,把票放里面,随时检查用)。Tips:看日出坐TUKTUK有些凉,女士最好带件薄外衣


小吴哥鸟瞰图:整体布局类似故宫,吴哥窟寺坐东朝西,外面是一圈宽阔的长方形护城河,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的围墙西大门。进入吴哥窟,通过中间的一条宽阔的很长的甬路达到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热气球上看到的小吴哥:Tips:拍摄日出比较好的地点在进门甬道左前侧的水池的西北角上。

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这个印度教神庙的工程是那么浩大,建造的时间是那么的漫长,以致到它竣工时,吴哥已进入佛教时代。吴哥寺有三个看点:寺塔、廊柱、浮雕。

吴哥寺的主体建在石砌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每一层的四周都有石砌回廊围绕,那排排而立的廊柱,向四面展开,与高耸的塔楼在建筑格局上对形成比和呼应,层层向上收拢,属于吴哥寺庙群典型的神山式建筑风格。穿行在长长的回廊中,反复地跨过一道又一道高高的门槛,时不时飘过的僧人的桔红袈裟与那一根根黑黑的廊柱形成强烈的对比,恍如穿行在婆罗门的历史长廊里。早晨和下午太阳的光线斜射,在长廊中投下排排投影,极富韵律和节奏的美感。长达800米的世界上最长的浮雕回廊,精美绝伦,题材大多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罗珂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及高棉人民同占族(越南)入侵者战斗情景的画面,用图案记载了那个时代被异族侵略的耻辱、出征的壮举、庆功的盛宴和尸骨遍野的悲凉战场……高高的台基上筑有五座尖塔(柬国旗上的图案就是该寺的正面造型)。宝塔象征着印度教和佛教神话中的宇宙中心和诸神之家。

这些宝塔在国王死后便成为其陵墓,吴哥寺是苏利耶拔摩二世的陵墓。现在吴哥塔在修缮不允许攀登到顶,不过卖香火的人似乎可以带你上去。

浮雕一隅:




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这是吴哥王朝的首都,是由城墙围起的一座城市遗址。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摄耶拔摩七世所建。吴哥通王城呈正方形,全城共有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还有一道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城门上雕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最有名也是通常游客进出最多的南门,门塔上的佛像,每天笑脸迎来送往八方客。

Tips: 巴戒寺是最著名的高棉的微笑的集中所在,最值得看的地方Tips:进南门左侧可以攀爬到城墙上,可以近距离拍摄树影中的高棉的微笑:

城门外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这些高2米半的巨大天神和阿修罗们列着队,吃力地搅拌着大海,为南门一景。

巴戎寺(Bayon)位于吴哥通王城的中央,是吴哥城里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2世纪后期,以佛面塔和回廊里的壁画而闻名。吴哥城主要依据印度古代宗教宇宙观的寓意设计,都城为方型,中心一座寺庙,代表宇宙的中心须弥山,是众神灵的居所,周围的建筑则代表世界的实体。巴戎寺共计有塔49座,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多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它的周围,体现了印度教的宇宙中心说。这49座佛塔顶部分为四个面,每面都刻有一个巨大的佛头,共计196个之多。这些佛像面带谜样的微笑,表情各异,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令人遐想无边。千百年来,不论世事如何沧桑,它们以不变的微笑笑对万变。四个面的佛像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来源于此。吴哥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的人像、神像、佛像,都带着一种神秘的微笑,安详而又慈祥。有人说它是法力无边的佛,有人说它其实是国王本人,其实它们是高棉人高颧厚唇、善良宽厚民族特性的写照,因为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

而我在其后的几天里,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棉的微笑”――从僧人到老人、女孩。说道微笑,自然会联想起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但我更喜欢“高棉的微笑”。这种微笑洋溢着一种佛家的与世无争和凡人的亲和,让一颗“绎动的心”,平静在微笑里。这些“高棉的微笑”不仅代表着宗教祭祀,更给人艺术的美感,成为吴哥艺术中的一朵灿烂的奇夿。在巴戎寺的石壁上,那些生动的浮雕不仅镌刻了君王的征战杀伐、神魔的合作与较量,最动人的是对世俗生活的描绘。在那里还有我们的同胞:我国宋代曾经派兵支援高棉抗击占族的侵略。浮雕上我们古代的同胞们行军时军容整肃,市场上他们在饮酒、在游戏、在跳舞,那样自在逍遥。庙宇的建筑结构甚为复杂,穿行于那些高高低低、永远也难分彼此的佛塔群里,高棉的微笑始终对着你,如游弋在众神的国度里。


Tips:进去左侧的这个角度,可以拍摄并排3张笑脸:


巴方寺(Baphuon,又叫)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Tips:进入巴方寺的入口,从甬路的下面走会有不同的风景,顶上有很多时空门,BTW,穿大裤衩也可以上去的,没必要带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