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90%]
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载体,研究这种拳术对于了解明清之际的武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螳螂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大瑰宝,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支奇葩。在她有史记载的二百多年的传承中,历代传人豪杰俊才倍涌,影响与日俱增。

由于螳螂拳独特的演练风格和极高的健身价值(自有螳螂拳记载以来,历代传人长寿者众多,超乎常规,就是明证)以及其极高的技击实用价值,受到了武术界和武术爱好者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关于螳螂拳的起源,传说纷纭,演绎出许多版本的精美故事传奇,但多是南辕北辙、莫衷一是,其原因是没有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实地考察论证,仅凭道听途说的演绎故事,甚至再煞有介事地臆造一些“细枝末节”来增加荒诞故事的可信度。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螳螂拳真正的创始人是海阳司马李氏家族四世祖李赞元之玄孙李炳霄。

李赞元,原名李立,清顺治帝赐名赞元,字公弼,号望石。顺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进士。翌年四月,任山东道御史。因其奏言刚直不讳,皇帝称为“真御史”。康熙十三年(1674年)升为兵部督捕右侍郎(正二品)。李赞元官居要职,门庭显赫,但家规甚严。曾题《四勿诗》:“手勿释诗卷,身勿著华服,心勿思邪事,行勿恃荫势”,为教子格言,故其13子(赞元共有17子,其中6、7、8、9子夭折)皆无纨绔之习。代代恪守家训,始有“三世八进士”之美谈。

李炳霄,是李赞元17子一脉之玄孙,清乾隆年生人,他自幼聪颖好学,继承家风,文武兼备,又精通医理,未及弱冠就有附贡之名。某年参加乡试不中,干脆弃文从武。李炳霄本是豁达之人,他从此匿迹林泉,专一结交世外高人和江湖豪侠。适逢机缘巧合,他索性又出家为道,号“升霄道人”。李炳霄挟技游历天下,遍访武林高人,虚心学习,孜孜以求,探索中华武术之真谛,将天下十八家武艺融会贯通。他由武入道,以道阐武,终得大成。

李炳霄经过多年的磨砺,终成一代武学大师。在当时的武林中,已罕有与之匹敌者。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在云游中,偶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螳螂与黄雀”之战(也有说螳螂捕蝉或螳螂斗蛇者)总之,李炳霄受到了螳螂“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的启发,模仿螳螂,象形取意,经过反复的锤炼揣摸,创造性地研究出一门结构严谨、技击性强的精妙绝伦的象形拳术——螳螂拳(最原始的套路包括崩补、乱接、八肘和一些秘手)。清嘉庆初年(1796年)李炳霄首先在海阳将螳螂拳传授给本族子弟和本地的武友。之后,他依然挟技云游天下。

李炳霄在云游中,不断与武林同好切磋较技。不久,螳螂拳这一绝艺便驰誉南北,受到武术界由衷地推崇。同时,李炳霄也将这一绝技择善而授。但他淡泊名利,所到之处,从不以姓名示人,故当时的人们都知螳螂拳,却不知李炳霄。就连弟子们问及师父姓名时,他也只是微笑作答:“忘了”。因海阳方言“忘了”与“王朗”同音,因此,随着螳螂拳的传播,创始人“王朗”的名字也随之传播开来。


[table=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