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民俗,是解读岭南文化的一扇窗口,她是一幅幅唯美多姿的画卷,诠释着代代相传的人文脉象。
起灯”和“投灯”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吃年饭;年初二开年,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舞狮队则从年初一至十五,在锣鼓喧天声中游走腾跃,带给人们新年的喜悦。其中,最有地方特色的当数年初四的“起灯”和十五元宵节的“投灯”、“游灯”了。
起灯,也叫“起丁”,即新生男孩子入族的仪式,包含祝愿他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因此,一年中村中有男孩子出生的人家,初四这天都要办理起灯。仪式在祠堂举行,祠堂挂上花灯,由起灯人家的妇女点亮,一直到正月十五日才结束。当日,祠堂里摆上酒宴,一般是猪肉、蚬肉、茨菇、粉丝、萝卜等等,凡本族男性族人都要到祠堂“饮灯酒”,尽兴而归。
投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早上,村里舞狮子、接菩萨、烧炮仗,热闹非凡。晚上,就在祠堂里“投灯笼”。即以制作好的花灯,冠以好意头名称,如“生意兴隆”、“添丁发财”、“五福临门”、“福禄寿全”等,然后由众乡亲竞投。竞投者和观看的群众除本村人外,还有南海、三水、清远甚至湖南省的人,人数近万,场面非常壮观。投灯前要由“赞灯先生”(即喃呒佬)进行赞灯、唱灯,唱出每盏花灯的赞诗及寓意彩头,随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对想投得的花灯进行开价竞投,花灯最终以价高者得。竞投第一个花灯又叫“抢头灯”,往往竞争最激烈,众人情绪高涨。
一直到十一点半,投灯结束,游灯开始。人们敲锣打鼓,燃放炮竹,簇拥着各种花灯和披红挂绿装扮的各路神仙从村头游到村尾,祝福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投灯所得资金,扣除下年游灯、投灯活动费用外,均用作村中福利,如学校维修、学生奖学金、修桥补路等。
划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每逢此时,花都人有挂高蒲艾草、煮食粽子的习惯,外嫁女还有送粽子回娘家的传统。大人们通常会喜气洋洋地带着小孩子到河边沐浴,谓之“洗龙舟水”,寓意“快高长大”。小孩的额头会点上朱砂,用来避邪免疫。端午那天,花都民间有端午划龙舟的习俗。

龙舟竞赛活动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端午龙舟比赛,端午节已经成为了广东龙舟节。当天,美丽的江面,几十条龙舟整装待发,两岸彩旗飞扬,锣鼓声震天,随处可闻。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挤在岸边呐喊助威,观看比赛。端午龙舟赛已逐渐成为花都市民欢度节庆的一个新热点。
“拜月光”
根据我国农历历法,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称为“中秋”。中秋佳节,花都人除了赏月、吃月饼,庆祝人月两团圆之外,还有独特的拜月活动。拜月的地点多是在室外能见到月亮的地方。人们摆上香案,用月饼、柚子、柿子、芋头、苹果等物品虔诚地对月敬拜,又称“拜月光”。恰逢此时的田螺最为肥美,人们通常还会对着朗朗明月,一边品啜田螺,一边享受天伦之乐。原来,因田螺体内多螺子,人们取其多子多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