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千百年来,和睦共处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有优美动听的壮族山歌、雄浑古朴的彝族铜鼓舞、古老神秘的盘王节、精湛绝伦的苗族芦笙舞等,特别是壮族的传统文化更具有特色。喜居水边、善于精耕细作的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厚重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戏剧、服饰、礼仪、饮食、民居文化,被专家称为“百越”民族的活化石。中共富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据此把富宁的文化个性定位为“柔情富宁、休闲壮乡”,着力打造和培育以壮族文化为主体、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

1、壮族稻作文化风俗

富宁是珠江流域右江水系驮娘江、普厅河、那马河等多条支流的流经地和发源地,资源丰富,良田万倾。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壮族的先祖百越人就开始依山傍水,建寨而居,以“火耕水落”方式从事稻作生产,垦殖“雏田”,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直到如今,县境内出土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石锤、蛙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生产工具和发现的野生稻充分证明了富宁壮族古老稻作文明的存在,他们在河谷平坝中的湿地和沿河两岸修起田埂,用牛来耙田犁地,在雨季来临时引水泡田、培植水稻。驮娘江、普厅河、郎恒河、洞波河等河畔直到今天依然悠然转动的“风车提水”和建造在溪流旁的“水碓舂米”,就是几千年稻作文化的古老传承,同时也形成了“以稻为本,喜居水头”的民族特性。在富宁全县2595个自然村中,以“那”(壮语稻田、水田之意)为通名命名的就有327个,占12.6%。他们据“那”而作、赖“那”而食、依“那”而乐、以“那”为本。孕育了谷种来源的经文、牛王到人间的传说,还产生了稻谷神、田坝神等自然神祗。他们勤于耕织,器重铜鼓,厚爱银饰,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着似水一样的情怀,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完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几千年来,无论壮族族群如何演变发展,自水稻人工栽培发明以后,稻作农耕的生产方式逐步主宰了壮族的生活,形成了全方位覆盖的浓浓的稻作文化,全面影响着壮族的民风民俗。

2、壮民族的歌舞

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代表的富宁壮族诗歌文化十分丰富,有古歌、礼仪歌、节令歌、造屋歌、农事歌、纺织歌、酒歌、情歌、儿歌等。人们通过符号记录代代传唱的形式获得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歌比试才智、倾诉心声、依歌择偶、交谊结缘。这一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带有深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因此形成了壮族人民发达的诗性思维,逢事必唱,无处不歌,蔚然成风,这便使得壮族诗歌文化生机勃勃,永不枯竭。在壮族诗歌的基础上,还产生了壮戏这一民间文化集大成的艺术表现形式,自清初诞生以来已有300年的历史,分为“哎咿呀”、“哎地奴”、“乖嗨咧”、“咿嗬嗨”四大声腔,唱腔柔美,意蕴深远,堪称民间艺术奇葩。“锣鼓不响,庄稼不长”,“岁岁歌圩四月中,欢聚白叟与黄童”的珑端节是富宁壮族男女老幼看戏、唱歌、做买卖,青年男女"依歌择偶"的好去处。

3、壮族的饮食习俗。

富宁壮族的饮食文化,与稻作生产密切相关,“糇糯糇喜”是明显的饮食特征。“糇糯”(壮语糯米饭之意);特别令人称道的是一种以食用天然植物色素加工制作的五彩花糯米饭,也是“糇糯”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到如今,从稻米中衍生出花饭、香粽、粮粑、米粥扁米、米粉、粽子、糕饼、汤圆、竹筒饭等特色主食。壮家人在节庆、祭祀、宗教活动和社会交往等场合用来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传统饮食文化。

4、壮族的礼仪风俗

由稻作文化衍生而成的壮族礼仪文化,无处不充满了稻作农耕的意蕴。人一生中的出生、周岁、结婚、寿辰、丧葬等方面都离不开稻。婴儿降生,宾客们送油炸粑数百个或糯米饭5公斤;迎亲结婚,男方备酒、肉、糯米饭送到女方家为礼。女方陪嫁物以米及大米制品为贵,一般用红布缝三角袋,装米作陪嫁吉祥物,称为“千年米”;又用红布包小竹箩,里面放上糯米饭,称为“千年饭”。到夫家后一起放在神龛上,次早将米和饭一起蒸熟,新郎新娘与婆家人分食,表示今后丰衣足食;祝寿,儿女送猪一头,寿席一桌,寿幛一面,魂米一包,亲戚或村人送鸡、肉、米、酒共庆;丧葬,亲生儿女将一枚钱币和少量米塞人死者口中,一会再掏出分别装入土罐保存下来,意为给子孙留下金仓银库。然后用柚子叶煮水洗尸消毒、梳发、更换新装,意为生得其所,死得干净。丧礼期间一定要供大米饭和大米制品,壮族在寿材头部一方有一小桌,上面自始至终都要供一碗饭,不能断。每家的堂屋都设有祖宗神坛,上立祖宗牌位,供全家老幼祭祖。凡此各种,都是以人的繁衍、平安、幸福为终极目标,通过内心企求的外部形态,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欲望和激情,纯粹是一种以人缘亲和为根本的礼俗文化。

5、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稻作生产密切相关,几乎月月有节。“珑端节”是最有代表性的节庆,她从壮族同胞在稻田耕作中的和谐共助精神演变而来。每年农历2至3月,归朝、板仑、谷拉、者桑、剥隘、那能、郎恒、洞波等10多个壮族聚集的乡镇先后择日欢度“珑端节”。被选为东道主的村寨,节日前几天广发请柬、张贴广告,邀请四方宾客。活动当天,群众们穿着新装,成群结队来到东道主指定的山场和田坝过节,杀猪宰羊、载歌载舞、自编自演土戏,热闹非凡,一般少则上千人,多者达万人之众。过节时,既祭神,又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交和文娱活动。这种以神人共娱为特征的节日文化,是壮族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融为一体的集中表现,体现为整个壮民族在文化上的全民性和认同性。

6、壮族的民居

“家住青山绿水间,”水竹相依的地方是富宁壮族自古建“栏”而居的地方,“栏”,壮语“楼房”、“家”的意思,也称为“干栏”。《魏书·僚传》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数。” 建“栏”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种植水稻,需要足够的水分。为了灌溉和排涝,需要修建水渠,形成了密集的水网。因此,地面比较潮湿,不宜居住,故有此建筑风格。其次是为了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和对付毒蛇猛兽侵害,三则是存放谷种和稻米。“栏”从建筑布局、整体结构及其功能特征,都具有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从建造到使用均包含着壮家人文明、友善、亲和的人生哲理及道德规范。

7、壮族的纺织

壮族的纺织印染几乎是同稻作文化一起发展而来的,《汉书.地理志》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清代张祥河在《粤西笔述》中也说:“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视颇工巧绚丽。”延及现代,富宁壮族服饰虽有较大发展变化,但很多依然保持壮族传统特色。壮族服饰因各支系不同,其制作衣服的布、帛、锦、绣及采用的花色亦多不相同,而且年龄层次不同的妇女又有不同的打扮,还有盛装、便装、礼服、孝服之别。壮族妇女又特别喜爱银饰,静坐时银光闪闪,走动时沙沙作响,这便使壮族服饰百态千姿,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