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林地条件:从竹林地形看,海拔500米以下,朝南或东南的竹林地,冬笋较多,成熟期也早,多数能成竹,不能挖。竹林地势越高,冬笋转化为春笋的时间越长,一般退笋较多,成竹难,可以挖。
形成季节:竹农的经验是: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出。即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为春笋,一般可挖;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为春笋出土成竹,不应该挖。
竹林结构:一般来说,地下竹鞭23年生的发笋率高达85%。因此,12年生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亩立竹160200株的竹林,冬笋产量高,可适量采挖。
笋形: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春成新竹笋形弯曲、基部呈尖状或笋壳开裂老化的笋,不能转化为春笋,可以采挖;基部丰满,根系发达,竹壳叶嫩而紧裹笋肉的,能转化为春笋,不应该挖。
采收技术:
1、技术要点:
开穴挖冬笋
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
沿鞭翻土挖冬笋
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方向是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一下,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利用。
全面翻土挖笋
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中翻20 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翻土时见有冬笋,则可一次性挖掘。
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冬笋采收,应注意的事项为:不伤损竹鞭、鞭芽和鞭根,并覆土,更不能挖断竹鞭;同一竹鞭可能会长出2-3个冬笋,可以全挖或挖大留小,促进小的笋芽发育成大笋;采取全垦方法挖笋之前,林地适当补充肥料,以促进其他笋芽孕笋萌发。
2、冬笋采收的乡土经验
先看竹叶后挖鞭,碰到芽头尖,嫩鞭追后老鞭向前牵
12月底(农历),在竹叶发黑又带黄叶的大年竹周围找竹鞭,挖到带有尖笋芽时,如碰到嫩鞭往后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笋。
老鞭开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边
追老竹鞭到头时,往往有新发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追,到第18节(一般80 cm左右时,就有冬笋。
找不到鞭,春笋洞边
指找不到竹鞭的时候,可追挖春笋笋穴内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笋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笋。
开枝低,竹枝粗,双开叉竹笋
意思是指开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层竹枝双开叉的大竹,往往长得笋多。
下山鞭,鞭长、节长、笋少,上山鞭,鞭短、节短、笋多
贮藏方式:灶火煨熟贮藏法:把挖回来的冬笋,连壳埋放到火堆煨熟(用手捏笋发软无硬感)。煨熟后取出,放到阴凉潮湿的地方竖排放好,食用时去其外壳,切成薄片,用水漂除苦味即可。用此法保存冬笋,可贮藏保鲜3545天。
沙藏法:取一木桶或纸箱,底部铺上湿河沙710厘米厚,将完好无损的冬笋尖头朝上排列在木桶或纸箱中,再用河沙填满空隙,然后铺盖一层710厘米河沙,将冬笋的顶尖完全覆盖后,搬到阴凉通风处,可贮藏保鲜3050天不变质。
封藏法:取干净的冬笋装入坛或缸中,然后用两层塑料薄膜盖好并扎紧,使空气不易进入;或取不漏气的塑料袋,装好冬笋后扎紧袋口,放在阴凉通风处。用此法保存冬笋,可贮藏保鲜2030天。
蒸制法:将挑选好的冬笋除去外壳并洗净,然后将大的冬笋切成两半,放在蒸架或清水锅中煮至5成熟,取出摊放在竹篮子中通风,可保鲜1015天。此法适用于破损冬笋或短时间内食用的冬笋。
食用须知: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其味鲜美爽脆。食用时最好先用清水煮滚,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涩味,味道更佳。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2.但儿童、尿路结石者、肾炎患者不宜多食。
制作指导
做菜时要注意炒冬笋的时候油温不要太热了,否则不能使笋里熟外白。
药疗特性: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 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 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食用冬笋能辅助消化和渗出,起到减肥、预防大肠癌的浸染 对冠芥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必定的食疗效果[1] 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笋含有较多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